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国字号”科创样本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宋杰
上海报道责编:姚冬琴上海张江是中国生物制药创新的热土。 目前,全球排名前10位的制药公司,已有8家在张江建立了研发中心,不少大型跨国企业都加大了在张江的布局。
数据显示,国家新药研发机构有30%来自张江,国家每年用于新药开发总预算的30%投入张江,全国一类创新药有30%产自张江。
张江园区建设配套齐全完善,人才集聚,体系健全,同时上海具有金融中心的资本优势,再加上此次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政策扶持,张江在生物医药创新研发上将进一步发挥其在国内的样板作用。 近日,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下称医工总院)院长魏宝康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说。 8月23日,在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暨张江科学城建设推进大会上,上海市委书记、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韩正指出,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要抓好骨干项目,张江国家实验室要在2020年基本建成,张江科学城功能性项目要尽快落地。
韩正同时指出,要营造更好环境,全力支持包括中央在沪单位等各方面参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打造更加开放的科创中心建设大平台。
作为国字头生物医药企业,医工总院在2015年3月已经正式搬迁入驻张江园区。 魏宝康表示,在生物医药领域,医工总院在上海张江落户生根,未来将起到创新引领、成果转化、助力实体经济的国有企业榜样作用。 增强国药信心:医工总院起源于国家在1957年创建的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一直是我国医药行业的科研大院和技术创新基地,2000年进入中央企业序列,目前隶属于国药集团。 魏宝康告诉记者:共和国建立之初,为了解决人民缺医少药的问题而成立了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60年来,本院很好地承担起了历史使命,并逐步走上市场化道路,形成开放式创新格局。 目前,仿制药约占我国化学药品市场规模的95%,仿制药品种的国产化为降低患者用药负担做出了贡献。
加快仿制药质量提升,是生物制药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医工总院一大批仿制药国产化后还进入了国际市场。
比如:常州四药与医工总院旗下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紧密合作,通过8年研发和艰苦攻关,解决了沙坦类药物(抗高血压药物)产业化难题,产品均达到或超过美国药典或欧洲药典标准,成为我国沙坦类制剂唯一实现出口欧美的系列产品。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与华海药业的合作还使得中国普利类药物(抗高血压药物)跻身世界先进水平,先后实现12个普利类药物的产业化,打破了国外产品的垄断并进入国际市场。
此外,由浙江普洛康裕制药有限公司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专家联合攻关研发的盐酸麻黄素生产新工艺,彻底改变了传统萃取法对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在生产工艺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具有原料易得、成本低、宜于规模化生产的特点。
产业化后,已形成年产500吨生产能力,产品已进入美国、欧洲、加拿大及印度等国际市场。 国产创新药的底气:除了仿制药研发,医工总院还形成了完整的创新药物研发链。 据魏宝康院长介绍,目前医工总院下属4个国家级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研究生院,控股多家子公司,均是由课题组逐渐发展壮大而成,研发链条非常齐全,已构建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药物与制药工艺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平台。 医工总院接轨国际的技术创新体系、完整的创新药物研发链、重大药物品种产业化的关键技术,为打破国外产品的垄断和竞争国际市场、提升我国医药工业发展水平、解决我国药品可及性等民生问题提供新品种、新技术、新服务。 据介绍,医工总院研发的一类创新药头孢硫脒,是我国第一个自主创新研发成功、具有新型结构的头孢菌素。 在技术突破和改造方面,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研究员侯惠民牵头研究的药物制剂缓控释技术的开发与产业化,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壁垒。 这项技术改造使10多项研究成果在全国6省3市实现了产业化,其中多个产品为国内独家。 医工总院近期的重大研究成果依达拉奉的工艺优化与产品质量提升技术,大幅度节省了生产时间,减少了废酸的产生,原材料成本降低40%,直接为企业每年节约110多万元。
同时,由于工艺的优化,原工艺需要6个月以上完成的年生产任务,新工艺只需一个月即可完成,间接为企业每年节约近千万元。
资本市场助力近年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围绕医药供给侧改革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主要方向在加快审评审批速度、提高产品质量、鼓励创新等方面。
今年上半年,又发布了审评审批、药品临床监管、保护创新者权益等核心政策的征求意见稿。
在魏宝康看来,鼓励药物研发创新、行业更加规范、监管更加严格,整体政策环境是有利于医工总院这样的研发型企业。 在此背景下,资本市场对医药企业的助力会不断增强,将会推动一些大的成果不断涌现。
魏宝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医工总院曾孕育出一家上市公司(现代制药),也为国内很多企业输送成果助力他们成为行业内的知名企业。 我们有这个先例,有这个基础,相信在如今更加开放、更加竞争、更加规范的生态环境下,在张江科创中心鼓励创新的政策支持下,有能力改变当前主要依赖技术交易的盈利模式,谋求获得跨越式的发展。 我们将充分利用目前的药品上市许可人制度,延伸医工总院医药研发业务链,使业务范畴从研发拓展到产品、市场,创新并实现价值的最大化模式。
魏宝康表示,将推动医工总院旗下新药研发的眼睛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上市,我们希望张江园区内的央企可以享受到更有力度的创新优惠,从而更好地激发央企的创新活力。 具体来说,就是由医工总院牵头,联合战略投资人(特别是集团内部不同业态的合作伙伴,如生产企业和市场流通领域企业等),同时吸引外部社会资本,组成多方投资、治理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轻资产重知识产权的多方持股新公司,充分利用药品上市许可人制度的政策优势,提高新产品价值和资本的嫁接能力。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35期封面。
(责任编辑:admin)